翰墨絪缊——孫景年復筆書寫作品鑒賞座談會在翰·藝術中心舉辦
本網訊(記者:王紅研、李月、李鈺琦)2019年6月22日,由翰·藝術中心主辦,北京鈞天雅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,翰墨絪缊——孫景年復筆書寫作品鑒賞座談會在北京市798藝術區(qū)翰·藝術中心舉行,共同為眾多藝術研究者提供了一場高端優(yōu)雅的藝術盛宴。
本次座談會由翰海公司經理李衛(wèi)、戴澤之孫戴孟及孫景年的夫人許紅女士策劃。中央美術學院教授、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于洋,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曉霖,徐悲鴻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廖鴻華,廖鴻華夫人陳媛媛,勢象空間董事長李大鈞,勢象空間副總經理馮宇,人民美術出版社沙海龍,中國原創(chuàng)藝術研究發(fā)展中心主任劉有曄,著名收藏家趙慶偉,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部主任周華斌教授及王英民先生,北京畫院美術館薛良,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叢濤,嘉德藝術中心馬學東,嘉德藝術中心李偉,中國水彩姜道金,名畫記編輯章成志,武漢美術館張文博,鴻文書畫院副院長李滿龍,北京工美協(xié)會副秘書長以及北京非物質遺產磁州窯捏雕傳承人孫大立,徐悲鴻藝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劉釗,原北京工藝美術學校校長、書畫家、北京市人大代表崔君旺,自由作家李明,315記者攝影家網“攝影家欄目”副主編孫建軍等參加座談會,到場媒體有315記者攝影家網、中華文教網、CCTV我愛你中華《商企匯》欄目組以及雅昌藝術網,同時雅昌藝術進行了現(xiàn)場直播。
筆與墨會,是為“絪緼”,“絪緼”不分,是為“涽沌”。這也是石濤畫錄中的一句話。第一:中國畫主要是靠筆墨來表現(xiàn)的,筆與墨在畫面上的配合,沖撞,糾纏,就會產生出不同的效果來。所以石濤就把這些所產生的效果稱之為絪緼。第二:筆為人用,非人為筆用,墨為人使,非人為墨使。孫景年先生的作品就是這樣的。
活動當天,展示了孫景年先生近年來備受喜愛的書法力作。本次座談會所展示的藏品,如《觀滄?!贰稛o欲則剛》《松間明月》及多幅書法作品,以及80年代的故宮油畫作品。
會上,與會嘉賓對孫景年的書法作品展開討論。分別從孫景年如何走出父輩榮譽的籠罩,藝術大師后人的藝術道路選擇,復筆技法的當代性,孫景年書法技藝的創(chuàng)新和突破等幾個方面出發(fā),全方位的探討了孫景年的作品以及書法的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等問題。
與會人員均對孫景年先生大膽嘗試的精神表示贊賞。
于洋:“把筆法和墨法分開了,每一個字本身都帶有筆和墨之間的抗衡。細筆細墨其實是最難的,因為真的很難擺脫那種從小的時候學習的書寫的大方和帥氣,這是對今天中國漢字的一種反思。孫先生把字還原了一種形象,這些作品就是象形文字,這是非常洋氣的一種嘗試。所以這次展覽不僅是一個書畫展,同時也是造型和觀念上都有所突破的展覽,也希望孫先生能夠在形式上以及內容上更加去探索他自身的語言。”
王曉霖:“我覺得特別好,其實對于老藝術家的書法作品很難有什么突破,但是這個做到了。這些作品是厚積薄發(fā)。書畫本是同源,父輩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的因素都對作品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。”
廖鴻華:“我覺得這些作品有一種感情在里面,看到這些我就想起了老一輩和景年對朋友的友誼,我覺得這種東西是超出這個藝術范圍的。我們作為父輩的后代,能把這種友誼延續(xù)下去,這很難得,有后代能夠在藝術上有發(fā)揮有創(chuàng)新,這是很不容易的?!?
趙慶偉:“孫景年是用敗筆在進行創(chuàng)作,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,一般在創(chuàng)作書法的過程中,都會盡量避免失敗。但是他敢于做這樣的事情,敢于創(chuàng)新?!?
周華斌:“觀滄海,有書有畫,有墨有韻味,不管你是硬筆軟筆還是復筆,我看得懂。執(zhí)著,徐悲鴻紀念館一直干到現(xiàn)在。硬筆書法和復筆書法,一做就是二十年。一個人只要認認真真的干上一件事,不管別人怎么說,就干這個,就能成?!?
李大鈞:“他作為藝術大家孫宗慰的兒子,他的藝術道路其實是非常有話題性的。這些作品傳遞出來的正是一種自由和獨立的表達,不迎合,有一種文人氣?!?
叢濤:“中國古代講書法的時候,我們一般分為雅書和俗書。其實我們要討論孫先生的書法,首先要打破一個古代社會的標準,這樣我們才能理解?!?
沙海龍:“二十年都能夠堅持用這種一濃一淡的方法寫,那么我認為他內心是有一個能呼應的東西,引領他、去開發(fā)他創(chuàng)造力的力量?!?
張文博:“80年代到現(xiàn)在,一直在討論書法的繼承性。孫景年先生每一個作品對文字內涵的延伸是很有意思的,四個字傳遞出的書意是引起我們思考的東西?!?
孫大立:“他破了書法的傳統(tǒng),這些作品都是四個字的。他還把濃淡重新組合,這太難了。這種創(chuàng)新,對我來說達到一種震撼的程度。”
會后,83歲高齡的老先生王英民,為孫景年先生寫了這樣的話:“是字非字就是字,是畫非畫就是畫。虛無縹緲見真異,煙云繚繞有仙境。虛實的結合,情與境的追求。高雅的藝術境界就是在似是而非之間具有深刻洞見的回答。”
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孫原平:“祝賀景年大作隆重展出!字幅的風骨立意確實與眾不同,跟當下流行的書法作品拉開了頗大的距離!尤其在放縱與求變的"度"上恰到好處的保留了文人的溫雅情致以及"戲作"的瀟灑浪漫——如書似畫,書畫本就同源嘛!我非常贊賞這種藝術的實驗性和探索性。祝展覽取得圓滿成功!”
眾多藝術研究者對孫景年的作品展開了熱烈地討論,從人品和作品不同地角度表示了極大地認可,也對他二十年如一日的探索精神進行了肯定。孫景年先生表示:本次座談會對于他以后的創(chuàng)作將產生一定的啟發(fā)。
(編輯:紅研)
CCTV我愛你中華網絡電視頻道《商企匯》欄目組、315記者攝影家網誠招全國各地業(yè)務宣傳員及省地市攝影基地/欄目合作中心,主推誠信單位、提升品牌效應,做好企業(yè)新聞顧問。主播平臺CCTV我愛你中華網絡電視頻道、GJTV國際網絡電視頻道,合作頻道CCTV7、CCTV14、CCTV3、CCTV2等。咨詢電話:010-89456159 QQ:1062421792 微信:15011204522
相關閱讀
-
擔當環(huán)境保護責任 做新時代好青年——泰雅實驗高中柴時鐘總校
-
藏文化書畫藝術傳承人 —— 密南仁波切
-
傳承中醫(yī)正骨惠民心—— 專訪包氏太極正骨手法創(chuàng)始人包海江
-
新時代非遺文化傳播大使:齊蘭古——筋骨無痛復位導引術發(fā)明
-
扶陽喚體療法創(chuàng)始人——馮曉壘
-
以文化自信 獻禮國慶——智渡禪師
-
接力從軍路 立志守邊疆——邳州市官湖鎮(zhèn)三對“父子(兄弟)兵”
-
情系桑梓,愛心奉獻—王吏目村在外游子及村民積極捐贈助推鄉(xiāng)
-
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——略評靳賢孝詩集《信步輕聲》
-
筆耕不輟,墨香四溢——評趙連甲先生的書法藝術
-
慶七一頌黨恩——書畫名家作品展暨西柏坡筆會舉行
-
巾幗智力 攜手同行——京津女企業(yè)家攜手舉辦助力新質生產力交
-
易象臍針療法傳承人——王培根
-
3·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——專訪活氫礦泉課題組發(fā)起人李云霞
-
搭起心臟生命之橋——記濟寧人民醫(yī)院心外科主任張申教授團隊
-
“辰龍鬧春”——新春祈愿
-
“辰龍鬧春”——笑琰攝影
-
“辰龍鬧春”——紅紅火火的紅燈籠
-
龍騰瑞氣 燕舞春風——首屆中國名家榜書作品邀請展在京舉行
-
榜書喜訊傳寰宇 國粹奇葩播馥芬——首屆中國名家榜書作品邀請